(来源:新华报业网)6月1日出版的第11期《求是》杂志发表了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的重要文章《努力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文章强调,各级党委和政府要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心怀“国之大者”,担负起生态文明建设的政治责任,坚决做到令行禁止,确保党中央对于生态文明建设各项决策部署落地见效。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自然是可爱的,青山绿水让生活变得赏心悦目;自然更是可敬的,山水林田让生命得以休养生息。保护生态环境事关民族未来,事关国家发展。只有坚持绿色可持续发展战略,牢固树立绿色、低碳、环保的生产生活理念,才能推动生态文明现代化建设,共同建设美丽中国。
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必须尊重自然,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共荣是相互促进的。人类必须尊重自然、敬畏自然。大自然的伟力创造了生命,创造了生存的条件和环境,从而造就了生活。离开了自然的滋养,人类的生产、生活、发展就会难以为继。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加强对生态文明建设的全面领导,把生态文明建设摆在全局工作的突出位置,加快推进生态文明顶层设计和制度体系建设,建立并实施中央环境保护督察制度,大力推动绿色发展,我国生态环境保护发生了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实践充分证明,绿水青山具有巨大的生态经济价值,能够源源不断创造综合效益,对于支撑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维护国家和区域生态安全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环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丽,蓝天也是幸福。每年的植树造林就是不断提升绿水青山的“颜值”、创新挖掘金山银山“价值”,就是打造征程奔腾的绿色动力,就是释放美好未来的绿色力量。
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必须保护自然,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坚持保护自然和开发自然并重,始终成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根本遵循。当然,保护自然不光要放眼全局,也要着眼细处。当下,人们对干净的水、新鲜的空气、安全的食品、优美的环境的要求越来越强烈,生态环境保护慢不得、等不起。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已经到了有条件有能力解决生态环境突出问题的窗口期。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加大生态保护和修复力度非常重要。我们应该追求科学治理精神,只争朝夕,持之以恒,咬紧牙关,爬坡过坎,动员各方力量,群策群力,群防群治,一个战役一个战役打,打一场污染防治攻坚的人民战争。同时,从自身做起,从小事做起,人人尽责,人人保护,让保护自然环境成为每个人的行动自觉。“要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自然”,因为保护自然就是在保护自己。在生态环境保护上一定要算大账、算长远账、算整体账、算综合账,不能因小失大、顾此失彼、寅吃卯粮、急功近利。绿色生态是最大的财富、最大的优势、最大的品牌。“只要勤劳肯干,守着绿水青山一定能收获金山银山”。
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必须顺应自然,建设优美人居环境。顺应自然是中华民族自古以来一以贯之的传统理念。只有顺应自然,平衡好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才能将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让可持续发展成为可能。优质的生态环境既是自然财富,同时也是社会财富、经济财富。生态环境质量紧密关系着社会经济发展的潜力和后劲,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大计。实践证明,经济发展不能以破坏生态为代价,生态本身就是经济,顺应自然,自然就会回馈你。眼下,建设绿色、宜居城市成为人们追求美好生活的新潮流。大力建设高质量绿地、郊野公园、湿地公园和特色滨水空间,让市民出门步行叁五百米,即可见绿、见景、见水。农村建设也不能缺席。要优化村镇布局,改善安居条件,建设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社会主义新农村,把农村打造成为“宜居宜业宜游”的幸福家园,不断提升农民的生活质量与幸福指数,珍爱自然,保护环境,共同走向生态文明新时代,托起一个青山常在、绿水长流、空气常新的美丽中国。(陈宝泉/文)